“崇礼彩椒”脱贫致富的钱袋子
| 招商动态 |1970-01-01
近年来,崇礼区始终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,构建以设施蔬菜为主导,露地蔬菜为特色,传统农作物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,逐步形成以设施彩椒为主,设施番茄、露地大白菜、甘蓝、菜花共同推进的“一主多元”产业发展模式,实现了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。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”
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,崇礼区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,莜麦、蚕豆、马铃薯为主要栽培作物,产量低、效益少,老百姓增收渠道不明显,造成贫困发生率较高。从九十年代开始,我区对种植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,压缩传统农作物面积,积极发展错季蔬菜,尤其是在设施蔬菜方面,通过到原北京中以农场学习,大胆引进彩椒种植,经过近20年的努力,蔬菜种植从原来的零星发展到现在的13.2万亩,占总播面积的一半,设施蔬菜从刚起步的几百亩,发展到现在的4.33万亩,占全区蔬菜总播面积的32.8%,农民收入也从原来的几百元增加到现在的几万元,可以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,成为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。
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”
从刚开始的“要我种”发展到现在的“我要种”,20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当前崇礼蔬菜产业的规模。崇礼彩椒产业在发展初期一度被认为是一项“不可能实现”的事情,没有人看好这一新兴产业,但在当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,必须寻求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经过农牧局和乡镇干部的集中攻坚、不懈努力,在西湾子镇下两间房村建设了100亩设施大棚,并且无偿提供给老百姓种植,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彩椒实现了亩产万斤以上,产值达到10000多元,老百姓看到了效益,纷纷开始了种植,崇礼彩椒产业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。“产出来怎么销”又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,为此,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,带领农牧、商务等部门同志,深入到北京、山东等地考察市场,白天市场转、晚上搞总结,最终与彩椒客商建立了合作关系,产品销售得到了保障,农民种植积极性更加高涨。随着彩椒市场的逐步完善,知名度的逐年提升,如今的崇礼彩椒已成为河北省最具地方特色蔬菜之一,河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区,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,带动贫困户增收能力进一步显现。位于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的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“吃螃蟹”的人,当时还没有大型的蔬菜交易市场,也没有冷藏设施,时任上三道河村村书记的张林,凭着几年的矿产经验,带领全村发展设施种植,同时建设了一处蔬菜交易市场,新建了400平方米的冷藏库,彩椒产业迅速发展,通过崇河的带动,上三道河逐渐发展成为全区的彩椒主产区,产品的集中销售区和新品种新技术的集中展示区,走在了崇礼彩椒产业的前列。
“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”
在崇礼彩椒发展的道路上,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,先后制定下发了《崇礼县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崇礼县2006—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》等6个规范性文件。在2015年、2016年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中,崇礼彩椒作为“崇礼区清水河现代农业园区”建设规划中蔬菜产业的主导品种在核心区、示范区和辐射区进行了全面规划。为此,2015年我区委托河北省农科院对园区进行了中期规划(2015-2025年)。财政资金扶持政策。建大棚初期,每亩补助5000元。2010年-2016年,新建1亩大棚财政贴息900元,对于贫困村农户,每亩再扶持“周转棚”资金2000元,新建大棚打井配电贫困村补贴80%、非贫困村补贴60%。为撬动信贷资金投入。政府出台了《崇礼县设施蔬菜贴息贷款风险保证金管理办法》,区财政拿出400万元分别在农行、信用社注入200万元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,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。农户新建大棚每亩可贷款8000元,每户可扶持2个大棚贷款。制定完善了《崇礼县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及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》,优先发展和鼓励蔬菜深加工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在税收、土地、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。科技支撑。崇礼彩椒采取现代化智能育苗温室生产种苗。生产过程中,全部依据国家或地方无公害、绿色生产标准进行生产。并根据当地生产实际,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编写了《彩椒棚室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》和《绿色食品彩椒棚室越夏栽培技术规程》张家口市地方标准。每年特别邀请河北农大、河北农科院、北京三元农业有限公司和市农牧局、市农科院有关专家,在区农技人员配合下开办培训班,深入田间地头指导,发放技术明白纸、建立示范基地、召开观摩会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,以彩椒为主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经形成,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日益增强。另外,我区(县)以提高崇礼彩椒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商品化销售、品牌化管理、产业化经营为抓手,建成部省、市级标准化生产园区50个。质量支撑。通过落实绿色彩椒标准化生产关键集成技术措施,完善田间生产管理档案,建立产品质量“二维码”溯源系统,提高园区建设质量,带动全区(县)彩椒优势产业素质提高。区农牧局建成了定量、定性相结合的农产品综合质检站,10个乡镇都建有蔬菜质量速测站,21个重点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配备了蔬菜农药残留速测设备,27家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配备了蔬菜质量溯源“二维码”设备,全区形成了政府主导、经营主体参与的蔬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。龙头支撑。崇礼彩椒规模化程度高,农业组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,全区有彩椒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以上,农民经纪人300多人,负责订购种苗、销售农资、提供市场、联系客商运销产品等,活跃在彩椒生产、供应、销售过程中,成为彩椒优势产区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。产销支撑。从1998年崇礼彩椒种植开始到2000年以订单生产为主,2001年以后至今,崇礼彩椒种植不再采取订单形式销售,直接进入市场。每年彩椒销售前,区政府都召开以彩椒为主的蔬菜销售恳谈会,邀请全国各地客商参加,参观基地、座谈提出建议。彩椒进入销售期,由区领导带队,乡镇、部门领导参加组成考察组,到全国主要销售市场进行考察、回访,调查市场价格和销售情况,了解销售客商在当地存在的困难,然后制定政策、措施,帮助客商解决问题,保证销售渠道畅通。
“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”
崇礼彩椒是崇礼区引进推广国外优质彩椒品种“红苏珊”、“玛索”(红椒)和“美梦”、“娜拉”(黄椒)种植而成的产品。该产品形状正方型,果肉厚,货架期长,耐储运,颜色亮红或亮黄,单果重170-300g,品质优良,富含维生素A、C和糖份,生食甜脆可口,也可作为中餐、西餐配菜,色鲜味美。崇礼彩椒在市场上以“商品似塑料品”优质的外观品质赢得美誉。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谱尼测试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3日产品品质检测报告,结果表明:蛋白质含量≥1.14g/100g;脂肪含量≥0.3g/100g;碳水化合物含量≥7.6g/100g;钙含量≥9.1mg/100g;磷含量24mg/100g;铁含量≥0.37mg/100g;维生素C含量96.2mg/100g;核黄素含量0.09mg/100g。崇礼彩椒以优质的外观品质和独特的内在品质深得消费者称赞,2012年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参展的“崇河”牌绿色食品彩椒被评选为“金奖”,2016年在京津冀首届蔬菜产销对接大会上“崇礼彩椒”被评为“十大地方特色蔬菜”。红旗营乡下双台村万家乐蔬菜有限公司,在崇礼彩椒的走出去路上做了大量工作,北京新发地特菜市场设立了档口,销售季节长期在市场销售,实现了从“地头—市场”的直供,减少了中间商挣差价,同时也成为崇礼蔬菜尤其是崇礼彩椒在新发地的一张名片,成为崇礼彩椒品牌的宣传者和推动者。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暖园”
随着崇礼彩椒产业的逐年壮大,广大农民参与种植的积极性也日高涨,在西湾子镇试验种植的基础上,红旗营乡、石窑子乡也开始种植彩椒,发展设施农业。尤其是在西沟石嘴子区域,产业发展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效果更加明显。西沟,从原来的“露地、土豆、马拉车”,一步迈入了“设施、彩椒、小汽车” 时代,生产生活上有了质的飞跃,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,更是成为年轻人成家立业的支柱产业。据统计,彩椒已带动全区1万多人致富,其中返乡创业年轻人占比达到80%以上,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彩椒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人数达到664户,户均增收3000多元。随着彩椒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,崇礼区顺应时代潮流,于2018年组织举办了首届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农业招商发布活动,借助活动的东风,崇礼彩椒一跃成为亮点产业和招牌产业,成为各地客商争相采购和签约的重点,崇礼彩椒真正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。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暖园”,崇礼脱贫攻坚的号角已吹响,产业扶贫任重而道远,崇礼彩椒必将成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,也必将为崇礼的脱贫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崇礼党员教育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